另一户的人口数目多了些,父母子女一共四人,男人徐大,秀姑安排他和徐婆子做的活计与王栓住夫妻一样。徐家两个儿子是双生子,今年十五岁,手脚勤快,干净利索,秀姑考虑到壮壮和满仓去书院上学时虽然不用小厮伺候,但是往后岁考、乡试时家人未必次次陪送,总得有人作伴跟随,故教这对双生子一番规矩,给壮壮和满仓做了书童。壮壮和满仓读书之余,亦帮衬家里干活,所以两个书童不跟着壮壮和满仓出门时,亦在铺子里随父母干活。
转眼便至岁考之期,考试的时间果然安排在院试之前。
张硕和去年送子考试一样,当即放下家里的生意活计,提前几日亲自送壮壮和满仓去府城,此次两个书童听风、观月同去。
秀姑送走他们,和徐婆子抱着一双小儿子去买东西,带了两个伙计。
彼时已进八月里了,中秋在即,该往娘家送节礼,秀姑定了八月初十之期,也就几日后,家人都不在家,须得她来购置。
她和张硕商量过了,节礼仍和从前一样,八斤猪肉、八斤月饼、八斤酒和八斤糖,一式两份,到时候分别送往沈家和苏家,同时再给老人做一身衣裳鞋袜。其中,老苏头和苏父苏母的皆是秀姑亲手所做,给沈童生的却是出自王婆子之手,均已做好。
虽说理当一视同仁,但秀姑极厌沈童生为人,所以从不肯将自己的针线送往沈家。
去年壮壮中了秀才后,沈童生因落榜而装病,自以为有了要钱的理由,时不时地装病不出门,反打发那寡妇来要钱买药治病,几次三番,连壮壮的心都冷了。
猪肉自己家里管够,秀姑只买了酒糖月饼三样,先命伙计送回家,想起家里银珠上回送的脂粉头油牙粉等物所剩无几,老张和张硕的牙刷不过两个月就秃了,秀姑忙又和徐婆子去耿掌柜的杂货铺子。
桐城近来也有一家专卖胭脂水粉的铺子,只是秀姑比较过,杂货铺子里卖的脂粉头油不比脂粉铺子里的差,价钱反倒便宜些,所以常常光顾杂货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