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考试的学子并不是彭城上下的全部,而且都是因为没有名师教导才艺才来的。寒门学子手里没钱,上无门路,九成都是书数过关,乐射御三科惨不忍睹,礼科牵扯到品行道德,不止是礼仪二字,倒有不少学子考得很好。
整个大青山村只有六个学生通过考核,他们兄弟就占了三个,张里长十三岁的孙子张睿是一个,大王里长十四的孙子,周举人十二岁的次孙周杉是一个,都是自小上学读书。
其他没通过考核的学生有七个,出得起笔墨之资,决定降一等入学。
另外没上过学打算上启蒙班的孩子有四个,束脩和食宿他们不用掏钱,笔墨纸砚的开销虽大,他们却也负担得起,上一年学认得几个字等到供不起了再退学也好啊,就是家里得勒紧裤腰带了。这四个孩子的年纪都在十岁以上,太小的话家人不放心他们住在书院里。
秀姑淡淡一笑,等壮壮去告诉满仓和粮山关于考核通过的好消息,她对张硕道:“今儿是三十,咱们十七号就得送壮壮入学,你打听壮壮需要准备什么东西了吗?”
“什么东西?不就是被褥衣物和锅碗瓢盆吗?”张硕一脸莫名其妙。
“你呀你,不提醒你,你就想不起来。”秀姑瞪他,细细与他讲解道:“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礼书数不算,乐射御三科耿李书院能不让学生准备相关的用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用具怎么教导学生学习这三科?乐器、兵器和马匹,这就是该准备的,和学习礼书数需要准备的文房四宝书籍一样。如果需要,咱们就去府城给壮壮买。”
乐器、兵器和马匹桐城没有卖,要买就得去府城。
张硕沉吟片刻,道:“要是得准备这些东西,咱们穷人家的学生哪有几家买得起?一匹好马足足上百两银子,我从前就是嫌马贵才买了骡子。”
“我也想到了这一点,那么多学生上学,又以寒门学子居多,根本买不起这些东西,书院可能有所准备,只要安排每班的学生不同时学习乐射御几科,乐器兵器马匹只需准备和一班学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