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去,然后塞了一锭五两的银子与他。现今肥肉都涨到一百文一斤了,张硕送这一头猪按这价虽不够五两,但却是额外给送来的猪,自然要多给几个辛苦钱。
“我们太太说了,你每隔五日就送一头猪来。”
张硕答应了,把银子往怀里一揣,赶着骡车回铺子卖另一头猪和这些猪头下水等。
没费多少工夫,又卖了五六吊大钱。
没赶上买肉的人扼腕不已,有几个闻听他次日仍然进城卖肉,忙不迭地预定整头猪。
天气寒冷,做成腊肉可以放到过年,谁知道再过些日子能不能买到肉,这些人家都颇为富余,个把月见不到卖肉的,馋得厉害。
粮食涨价,猪肉的价钱也比淡季涨了一倍,张硕算了算,平均三吊大钱收的毛猪,杀了卖掉净赚一两吊钱,可能最近只有他一人进城开铺子卖肉,再贵都有人买。
城里缺粮缺得厉害,更别提猪羊鸡鸭鹅了,五文钱都买不到一个鸡蛋!
即使如此,秀姑也没打算把自己家里储存的数百枚鸡鸭鹅蛋卖掉,而是全部做成了咸蛋,谁知道这场战事几时结束,留下吃的比挣钱要紧。家里那些母鸡鸭鹅下蛋虽然不多,但是每天都能从圈里捡上五六枚蛋,足够家常食用了。
别人家省吃俭用,秀姑从没为此操心,过得十分滋润。
张硕每天收猪、杀猪、卖肉,一天能少说能卖掉四五头猪,多则七八头,杀掉家里四头大肥猪时,单独留了两头猪的一百多斤好肉,部分做成腊肉,部分做成咸肉腌在缸里。
当时准备东西时,秀姑提醒老张和张硕分开几次买了许多油盐酱醋等,藏在地窖里。
战乱时期,盐可以与粮食、铁相提并论,非常要紧。
距离年节越近,猪肉铺子里的生意越好,城里开业的店铺仍然少之又少,他们不像张硕从外面回来知道时局,害怕荣亲王随时打来,因此不如张硕有胆识。忙碌时,秀姑和老张都不能闲着,秀姑烧水,老张和张硕杀猪卖肉,最多的时候一天竟卖了十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