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的,其他人相谈甚欢,直到苏母招呼上桌吃饭。
饭桌摆在堂屋正中,一张大圆桌上面很快就摆着八个盘子了,八个大碗和一汤一点陆陆续续由苏母和苏大嫂送上来,丰盛异常。
别人都赞苏父家日子过得好,又说心疼女婿云云,独苏三叔口水快流出来了,两只浑浊的眼睛只盯着碗里的肉,他们家好几个月没沾荤腥了,上回大哥家送的三块肉,因年底没有钱置办年货,一直舍不得吃,留着过年。
苏父很无奈,装作没看见三弟的馋样,只叫厨房送烫好的酒。
他们这边没有男人吃饭女人不能上桌的规矩,只是今天男客多,一张桌堪堪坐得下,兼未婚夫妻婚前不宜见面,苏母母女便和苏大嫂带着三个孙子在厨房摆了一小桌饭菜,壮壮亲近秀姑,不肯和张硕在堂屋吃,也笑嘻嘻地挤进了厨房。
秀姑一边吃,一边不忘照料孩子。
见壮壮坐在秀姑身边,亲亲热热地说话,贴心地挟了一块鹿肉放在秀姑碗里,苏母和苏大嫂婆媳二人相视一笑,对秀姑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不管是堂屋还是厨房,皆是宾主尽欢。
吃着秀姑做的菜,张硕只觉得年关时节好生难熬,恨不得三月眨眼就到,带着依依不舍的儿子告辞时,苏母好不容易才往他们手里塞回了一半年礼。
凭着张硕送的年礼以及家里积攒的年货,苏家过了一个油水十足的好年。
秀姑吃完归脾汤,又去县城里找宋大夫诊脉,得知已然康复,一家人方放下心来。
古代有正月不动针线的风俗,虽然乡下人家并不怎么在意,但在正月初五之前是绝对不碰针线的,苏家也很忌讳这一点,好在秀姑手里已经绣完两幅屏芯,剩下三幅从正月十六开始动针,直至三月十号才大功告成。
仔细检查一遍,没有任何疏漏,秀姑托苏大郎送信到云家绣庄。
云掌柜立刻就往王家送信。
不是秀姑不信任云掌柜,按照她的意思本来是将屏芯绣好后交给云掌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