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半天,最后才说了一声:“加。”
“联系万达和金逸,我要一千五百家影院,每家每天至少四场!”
这绝对是一匹黑得发亮的黑马!
既然这匹黑马这么黑,不如再加一把火。
普通观众不会知道这些行内数据,他们只知道出事了。
就在周一的时候,《电影周刊》刊载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分级制度审查标准,最后还语调强硬地声明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机制是客观公正的,“某些”恐怖片的保护级审查也是有据可依,“某些”报纸哗众取宠要有个限度,摆明了是电影审查委员会找人写的枪手文、跟南扬晨报的报道杠上了。
南扬晨报一看立刻忍不住了,加班加点立刻赶制了一篇报道回应,揪着“社会责任”的话题不放,盯准了电影审查委员会死咬着不松口。
电影审查委员会显然也不是吃素的,门路很广,《电影周刊》是周刊性质,无法立刻回应,他们就换到了申报上继续进行战斗。
于是老百姓们这两天就有眼福了: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两家事业单位在媒体上公然掐架,兴奋得跟什么似的,每天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买一份南扬晨报,看看今天的架掐到哪儿了,然后再看看电影审查委员会今天又转移到哪个战场去了,有没有新的犀利言论,这也导致了南扬晨报的销量大涨,还给写了这片报道的记者发了奖金,把那位收了红包写假新闻心惊胆战了好几天的记者给整懵了。
这些看掐架的老百姓们看着看着,倒也记住了掐架事件的导火索,那个叫《电锯惊魂》的恐怖片。于是很多观众闲着没事,也实在好奇,就赶在晚上想去电影院看看这让两家事业单位掐架掐成这样子的电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事实是令人遗憾的——没票。
47家放映《电锯惊魂》的影院已经被豆瓣上的豆油们全面占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电锯惊魂》的页面下跟随“开战时刻”的脚步贴上电影票并打分,战斗气氛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