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汉好笑地瞅着晶儿:“你不是要争大房么?怎么还叫石雅大姐,这可够乱的。”
“我们爱怎么叫怎么叫,要你管?”
“对,咱们都造他的反,谁让他净欺负人呢?”汪子华掀开门帘子一脸愤色地走了进来,替晶儿撑腰。
“我们夫妻之间的事儿你瞎掺活什么?不看着你的灵儿了?”高汉笑道。
“她现在不用看,那些孩子就够她忙活的了,一口一个汪夫人叫的她想不管都不好意思。”汪子华得意道。他是孩子们的汪先生,很得孩子们的爱戴,宾灵一来就被孩子们定下了尊称,当然其中汪子华肯定没少暗示。
“那你来是……”
“汉子,”汪子华站起来难得严肃地说,敲了敲周围的石板,“弟妹说的不错,寒门出志士。但也不太寒酸了,最起码书籍和文房四宝得有吧。看孩子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我这心里难受啊。”
高汉点点头,“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文房四宝我负责去搞,但短时间内不行,最少也得容我几个月。教材丹巴那里有一些汉地书籍,咱们去挑一些,你负责组织人手抄录。”
“没问题,只要有纸笔就行。”汪子华一口应承了下来,读书人做读书事,他很乐意。
丹巴的藏书不少,都是在汉地学习期间自己抄录的,看得汪子华两眼放光。尤其是听说这些都是颜氏家族的收藏精品后,汪子华恨不得把丹巴干掉全部据为已有。
高汉挑了半天只挑出了两本,一本《颜氏家训》,一本是《匡谬正俗》,都是颜师古颜老先生的作品。
在丹巴万般无奈、依依不舍地注视下,高汉还向丹巴“借”了好多纸张,那是他回归象雄时从大唐万里迢迢地带回来的,一下子让高汉借走了一大半。
“用不了多久,这样的纸张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高汉一再向丹巴保证到。
自文成公主入蕃后,便源源不断地把汉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如种植、养蚕、酿酒、碾花、制陶、造纸以及医药、历算等传入了雪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