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坦。”张氏叹气道。
“爹这一出,我看她奶也吓的够呛。往后啊,应该能好点。”连守信也叹息道。
连老爷子是这一大家子的主心骨,更是周氏的最大靠山。从那以后,周氏虽然嘴上依旧不肯服软,但是态度还是有了明显的变化。
连家终于少有地过上了几天较为平静的日子。
正是小满时节,地里各种庄稼都出苗了,连守信每天忙完了早点铺子里的活计,就会扛着锄头下地。因为今年的雨水好,庙都出的很齐。连守信和其他的庄稼人一样高兴,这里拾掇拾掇,那里拾掇拾掇,精心地侍弄着庄稼。
这天是五郎和小七的休沐日,连守信也从地里了,一家六口人坐在早点铺子里,正在商量着将生意搬到新铺子里的事情。
“啥都准备齐全了,就缺个好日子。”连守信道,“待会咱准备几个素菜,再温一壶素酒,还是请住持大师傅帮咱挑个日子。”
“这行。咱这铺子开张的日子,就是住持大师傅给挑的,咱生意这么好,人家这日子给咱挑的不。”张氏就道。
正说着,就听见外面马车声响,还有一个大嗓门吆喝着。
“麻……蚶子咧……麻……蚶子咧……”
小七的耳朵一下子就竖了起来。
“姐,你听见没,外边来卖麻蚶子的了。”小七忙拉住连蔓儿的手,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连蔓儿道。
想买,不去找张氏和连守信,而第一个想到找连蔓儿,可见,连蔓儿在家里掌管银钱的地位是多么的稳固和深入人心。
其实不用小七说,连蔓儿的心思也被窗外的叫卖声吸引了。
“姐,咱快去看看,要不一会,人该走了。”小七着急道。
“卖麻蚶子的,等一会”果然,听见外面的马蹄声快速地在铺子门前走过,要往前面去了,连蔓儿赶忙起身,向窗外喊了一声。
“哎……”外面的大嗓门应了一声,接着就听见马车往回倒退的声音。
“娘,咱出去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