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度的保证无人问津的标的也能有接盘侠。
威尔逊对陈博的方法赞不绝口,王绪也投来钦佩的眼神,陈博把自己的理论完善整理好,形成了初版的方案。
“这是我的意见,你拿去委员会审批吧。”
“不再优化优化么?”
“不了,已经可以了。”
陈博秉承着做完试卷不检查的原则,免得在犹豫的二选一中改答案败北,事实上这个方案穷尽了他的脑细胞,再让他搞复杂点的怕是当场暴毙。
“好的。”
无聊的时间并没有过多久? 陈博只是去趟洗手间冷水敷脸的功夫? 以自己方案为主导思想的频谱拍卖便在火热进行中。
一开始,大家对这种方式并没有感到多惊奇? 一如既往的出价? 几家小公司为了维持活跃度,在价位偏低的时候便提前刷满了额度防止被套路。
拍卖进行到第17轮? 仍然没有标的物成交,但每次的报价还在不断往上攀? 与此同时? 陈博注意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在数以亿计的标的物价值中,经常出现莫名的尾数,通过追根溯源,陈博把几家行为异常的公司进行了梳理记录? 尽管千万百万位数一直在跳动? 但每家出现的尾数几乎没有变化。
水银公司,尾数出现178的次数为28次,出现37的次数是19次...
高原无线,尾数出现82的次数是13次,出现12的次数是21次...
巨力通信? 尾数出现23的次数是9次,出现99的次数是7次...
联系到标的物的号牌最大也就到318? 陈博心中有了个猜想,对比完标的物的资产情况? 他笃定这几家公司在通过尾数报价的方式提醒其他竞拍者不要涉足自己的领域。
他赶忙联系威尔逊,通知对方下次竞拍最低起拍价格不得低于1万元? 同时隐去所有公司的信息? 不能让这种公然串撮围标的情况发生。
第二天? 新一轮的报价情况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