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乱,让那些在大革命期间流亡出国的保王党们也看到了机会,他们觉得国民公会的自相残杀,说明共和国政权遭受了天谴,形势已经逆转,只要再加上一把劲,就能够彻底毁灭共和国。
于是流亡在外的保王党开始四处求援,而当时已经和法国开战的英国,就成为了他们求援的主要对象。
之所以他们选定了英国,除了英国政府对革命政权有着极度的敌意之外,还因为英国离保王党势力最大的西部地区——比如布列塔尼和旺岱等地更近,可以随时发起行动。
1795年保王党的领袖之一皮塞侯爵,向英国正式求援,他表示他已经拉起了一支队伍,只要英国政府接济他枪支弹药,并且派出一支舰队把他送到布列塔尼,他就能在布列塔尼掀起全面暴动,进而以燎原之势波及整个法国。
而当时,共和国在反法同盟战争当中的形势不错,1795年4月5日,普鲁士与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承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地区的占领并退出反法战争,7月22日,法国又和西班牙签署了《第二巴塞尔和约,西班牙的波旁王室结束了反法战争,甚至一转成为法国的盟友。
到此刻为止,英国政府眼见自己的反法同盟国家一个比一个废物,大国当中只剩下了奥地利人还在坚持对法作战,迫切也希望能够搞出一些成绩来,提振本方的气势。
正因为如此,接到皮塞侯爵的请求之后,英国政府大喜过望,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扶植新的反法势力,重塑对法国的全面优势。很快,他们就觉得对这支保王党武装予以支援。
拿到支援以后,皮塞侯爵很快便征集了人马,大约数千流亡分子、海军军官和希望改变命运的投机分子投靠在了王旗的麾下。
皮塞侯爵选定的登陆地点,正是布列塔尼地区的基贝隆半岛。
1795年6月27日,这支大约4500人的武装,在英国舰队的护送下登陆了法国,占领了奥雷城。
而皮塞侯爵自知自己号召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