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提出的官职虽高,却略显保守,似乎诚意不足。
更何况,礼部虽地位显赫,却无额外收入,常被戏称为“清水衙门”。
相比之下,翰林院修撰一职,不仅与陛下关系更为亲近,且更具发展潜力。
对此,先前提议苏渝入翰林院的阁老不禁冷哼一声,流露出几分不屑。
而郭攸之则只是淡然一笑,似乎并不在意。
有了这两位大臣的示笵,其余臣子也纷纷开口,提出的官职一个比一个诱人,都只想着如何将苏渝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全然不顾其年轻资历尚浅。
正所谓“法不责众”,人数众多之下,他们自然也不担心陛下会指责他们结党营私。
苏渝此人,天赋异禀,才学兼备,未来必将深受陛下器重,尽早结纳方为上策。
室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讨论声。
“微臣以为……”“下官觉得苏渝堪当大任……”“……”
庆皇只是端起参茶,浅酌一口,对那些大臣的提议与争论置若罔闻。
他轻轻瞟了一眼坐在角落、神情发呆的户部侍郎,语气平淡地问道:“笵侍郎,你有何见解?”
“微臣听说,苏渝曾在你府中担任教书先生。”
“想必你对苏渝适合的官职,也有几分考量吧。”陛下开了口,众人随即安静下来。
随着皇帝的目光,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里的户部侍郎。
按理说,这次议事,笵建作为侍郎,并无资格参与。
但大臣们也知道,笵建虽职位不高,却深得陛下信任。
因此,他的到来并不令人意外。
只是先前众人纷纷发言,却未见他开口。
想必他也自知此事与户部无关。
毕竟苏渝是儒雅文人,怎可让他涉足户部的铜臭之事?
然而,陛下却偏偏点他发言。
群臣于是不得不暗自揣测:难道陛下想让苏渝进入户部?
笵建先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