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一桩;
若他无暇,也不会强求。
主意既定,老夫人便直言不讳。
“苏先生,笵咸在先生的教导下,进步显著。”
“老身再次向先生致谢。”
“如今,若若也到了该启蒙的年纪。”
“不知先生能否再添一弟子?”
不待苏渝回应,老夫人又补充道:
“先生放心,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
“笵咸的课业可以适当减少。”
“另外,我知先生还需准备科举。”
“若先生不便,我也完全理解。”
苏渝从老夫人的言语中,
感受到了她对孙辈深深的关爱与呵护。
她希望他们能遇良师,健康成长。
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夫人对自己的感激与尊重。
她尊重自己的意愿,真诚地表达需求,却不强人所难。
苏渝点头,微微一笑。
“感谢老夫人的厚爱。”
“若若这孩子,我也很喜欢。”
“启蒙一个孩子,并无大碍,谈不上耽误。”
他并非因碍于情面而勉强自己。
对于收若若为徒,他比老夫人更为欣喜。
毕竟,收一个天赋异禀的徒弟,远比准备科举更为重要。
毕竟,科举并非他的人生目标或唯一出路。
它只是他赢得声望,辅助收徒的一种方式。
更何况,苏渝自幼聪颖,勤奋读书。
科举于他而言,并非难事。
多收一个徒弟,并无影响。
不久,苏渝与老夫人便商定了若若的教学计划。
两日后,一切准备就绪,拜师礼正式开始。
古代的拜师礼,程序繁琐。
正衣冠、净手、叩首、献礼……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之后,
温柔懂礼、娇柔可人的若若,终于拜入苏渝门下,成为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