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尚可原谅,什么梦里老人向他传话,那些神神道道的事都可以说得出来。尤其是救人之后,虽说不是求赏,也有邀功之嫌。
朱标不满说道:”父皇不可大意,这关联九妹一生的幸福。我可听说,他从小就喜欢跟巫医卜卦、引车卖浆的混在一起,就是不习经史子集,不求上进。”
朱元璋笑道:“我正是看中了这点,大明现在的驸马,有他的历史成因,但以后的驸马,是不能参与朝政的,你要他学那经史子集又有何用。一个满肚子诗书的人,可不是我家的好女婿。”
“您说的我何尝不知,但九妹是我家最漂亮的,母后在世时,常常说起要把她嫁个状元郎。四妹的婚姻就没达到母后的理想。”朱标抬出了马皇后。
四公主是马皇后亲生,因为当年状元年纪太大,不得已嫁给了个进士,成了她生前的遗憾。这也看出,马皇后对朱珣视如己出。
“我看你娘跟傅钟一样,都是戏文看多了。天下状元何其稀少,做了皇家驸马,岂不埋没了他的才学。这样拉郎配,一场美事,造成冤望,何苦来哉。”
历朝历代,科举是慎之又慎的事,中间做假的几率很小,状元是有真才实学的。
科举是唯一能打破壁垒,让人阶层突破,算皇权社会最值得称道的事,没有之一。
从状元的角度想,又何尝愿意做个不理世事之人。经过多少年苦学,才能中得状元,他们心中的愿望无非是宰辅之位。
朱标:“那替四妹选的欧阳伦,他就愿意。”
朱元璋笑道:“你还是不懂人性,欧阳伦家世清苦,进士中排名又不靠前,能尚公主,也算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他有何不愿。一个普通进士,如何与状元比较。”
“名分,知道吗,隔了一个台阶,就是云泥之别。”
“傅友德为我戎马一生,就算封爵后,临阵时还能带头冲锋,这在我朝可不多见。可惜朝局复杂,连个二等公爵也没封上,是我有愧于他,这样做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