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陀耶斯基不得不花费少量宝贵的时间,进行一些小心翼翼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他不能直接向人询问“你们这里的某某习俗和我们那里有什么不同”,那会显得非常怪异。他只能采取更迂回的方式。
他会利用原主记忆中与邻居们偶尔的寒暄机会,旁敲侧击地打探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细节的信息。比如,在与一位同样贫困的老妇人闲聊时,他会状似无意地提起最近物价的昂贵,从而了解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的大致价格。
有时,他会硬着头皮走进那些原主避之不及的廉价小酒馆。在那些地方,三教九流的人物混杂,谈话内容也五花八门。他会默默地坐在角落,竖起耳朵听那些醉汉、小贩或底层小职员们的闲聊,从中捕捉一些关于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的零星线索。当然,这种地方也充满了风险,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他还会仔细翻阅之前购买的那些旧报纸。报纸的角落里,有时会刊登一些商品广告、房屋租赁信息,或者一些社会新闻报道,这些都能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的物价水平和城市风貌。他会像侦探一样,从那些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力求让作品中的每一个背景细节都尽可能贴合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
每当发现一个与记忆中不同的细节,他都会在稿纸的空白处用细小的字迹做上标记,然后在誊写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他反复推敲每一个用词,斟酌每一句话的表达方式。他既要努力保留原作那种独特的悲悯情怀和深邃的人道主义精神,又要巧妙地融入这个世界的元素,让整个故事在这个陌生的土壤上显得“合情合理”,不至于水土不服。
他深知,自己现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第一炮必须打响。任何一点疏忽,任何一个不合常理的细节,都可能成为别人攻讦的把柄,导致他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在这个保守而现实的文坛,一个无名小卒想要凭借一部作品一鸣惊人,作品本身必须尽可能地完美无瑕。
这个过程无疑是艰苦而细致的,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