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愈发笃定了自己的判断。
报纸上的文学评论,大多乏善可陈,充满了陈词滥调。编辑们似乎对那些描写贵族男女之间风花雪月、矫揉造作的浪漫传奇情有独钟,要么就是连篇累牍地赞美那些歌颂沙皇功绩、刻板僵硬的古典颂歌。字里行间充斥着华而不实的辞藻和空洞无物的情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真正关注,更遑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他随后又翻开了那几本廉价的流行小说。这些小说大多情节俗套,不是落难的贵族小姐与英俊军官的离奇相遇,就是充满异国情调的冒险故事,人物形象如同纸片般扁平,性格单一,缺乏复杂的内心世界。故事的结构简单粗暴,思想更是浅薄得可怜,与他记忆中那些文笔精湛、思想深邃、人物鲜活的传世经典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判若天壤。
这个世界的文坛,确实如他所料,是一片等待开垦的荒漠。
或者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只是尚未有人播撒下真正伟大的种子。
陀耶斯基放下手中的报纸和小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激动的情绪如同电流般传遍四肢百骸。他意识到,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不仅能够让他摆脱眼前的贫困和绝境,甚至可能让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以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实现自己(或者说,原主)文学梦想的机会。他甚至有可能,在这个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巨匠。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阵眩晕,既有对未知的恐惧,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开始在脑海中仔细搜寻,那些曾经让他废寝忘食、反复品读的文学瑰宝。普希金诗歌的优美与深情,果戈里讽刺的辛辣与怪诞,屠格涅夫散文的清新与忧郁,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灵魂的拷问与救赎,托尔斯泰史诗的宏大与人道……
他应该选择哪一部作品,作为自己在这个世界文坛的“处女作”呢?
这个选择至关重要,它将决定他能否成功迈出第一步。
“咚咚咚——”
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