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而变得更加顺畅高效的施工场面,以及那些因为结构优化而节省下来的钢材和水泥时,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他对秦平的看法,也在这一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他开始真正正视这个新兵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天赋”,并意识到,这种天赋,或许并不仅仅是空穴来风的小聪明。
在随后召开的连务会上,高远连长公开表扬了秦平在工事修建中表现出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志们,我们七连,不仅要在军事训练上当尖刀,在完成各项任务时,也要勇于思考,敢于创新。”高远目光扫过全连的干部骨干,沉声说道,“新兵秦平,在这次工事修建任务中,主动观察,积极思考,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优化建议。经过小范围试验,证明这些建议是行之有效的,能够为我们提升效率,节省资源。”
“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在后续的施工中,逐步推广秦平同志提出的部分优化措施。各排各班要认真组织学习,确保将好的经验落到实处。”
高远的这番话,在七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一个刚下连不久的新兵,提出的建议竟然被连长采纳,并在全连推广,这在七连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七连的老兵们,在最初的惊讶过后,也对秦平这个新兵蛋子多了几分真正的佩服。他们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仅军事素质过硬,脑子也确实比一般人好使。
秦平则在这次事件中,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知识的力量,以及将系统赋予的能力,转化为实际贡献的重要性。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对部队、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在艰苦的工事修建任务告一段落后,七连的官兵们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休整时间。
上级一纸命令传来,七连即将作为主力参演单位,参加一场由师部组织的、代号为“利刃出鞘”的师级规模实兵对抗演习。
演习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七连激起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