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两人抱着同样想法的贤士不在少数,通往京城的道路逐渐热闹起来,驿站接待了一批又一批。
有人冲名利,有人冲权势,有人冲着救民济世的崇高志向。
不管怎样,求贤令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某些贤士还是旧识,见了面都很惊喜,“齐师兄,你也来了?”
齐师兄名叫齐子攸,笑道,“纪师弟能来,我为何不能来?”
纪师弟名叫纪莫寒,拉着他的手摇了摇,“甚好,甚好!”
然后两人看见一位老者乘着牛车经过,赶紧追上去行礼,“见过宋先生!”
宋先生不是他们的老师,是老师的知己。
纪莫寒好奇,问道,“先生去哪儿?”
宋先生微微一笑,“你们去哪儿,老夫便去哪儿。”
家人都劝他不要凑热闹,一把年纪了,该在家中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可他不甘。
这么多年了,终于听到一位皇帝说想要百姓丰衣足食,自己怎能闲坐家中?
也许这皇帝只是随便说说,当不得真,但他想相信一次。
少年时,他也曾有雄心壮志,然而风雨如晦,蹉跎了大半生,如今半截身子已经埋进土里,再不冒险出山,就白活这一世。
至于皇帝是男是女,重要么?
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把百姓看在眼里。
齐子攸、纪莫寒又意外又高兴,“先生也愿入朝?这可太好了!”
老师常说,宋先生名声不显,却有治国之才。
虽然他们看不出来,但老师不会错。
往后跟着宋先生,彼此也有个照应。
宋先生也不介意多两个同路者,三人结伴而行,谈谈笑笑,好不惬意。
离京城还有两日路程时,忽然惊闻噩耗,定风州出了位司大将军,精通兵法、骁勇善战,打败了造反的世族大军。
第2/2页)
他不承认新立的玉朝,宣称秦瑶玉乃乱臣贼子,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