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学习,未来便是可期的”。
而白班长也确实是那么做的,不久之后,她便升职,一路往上升,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成为了如今的白都知兵马使。
张文才没有白班长那样的强大毅力,但不得不说,她从白班长的经历中得到了鼓舞与启发。
柳州军营中有许多免费大课堂,每周都会张贴公告,写明什么时日上什么课,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只要愿意听,便能去听。
若是某节课学习的人太多了,上面还会调整一番,多开几节课或者增大授课地点。
在军中将领们开始学起突厥语时,张文才便跟着一起学,抓紧一切机会去上突厥语的课,每天也会利用微小的空闲时间重复背诵,熟悉词汇。
她想的也很简单,军中有了突厥语课,将领们都在学,连白班长这样高地位的将领也在学,那她学了,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果然,努力终究得到了收获,在面试时,她靠着比其他竞争者更加熟练的口语,拿到了经理的位置。
草原上的生活自然没有中原舒适,张文才只能住帐篷,没有结结实实的砖瓦房,也没有舒适的柳州环境,要面对草原上的温度差异,白日那看上去不是很灼热,却十足晒人的日头,以及随时可能起的大风。
但这是值得的,只要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等再回到军营,她的功劳足以升职,再加上通过在此处工作和突厥牧民们交谈,突厥语也一定能进步,到时候再有这种前往突厥的战事,她也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机会。
现在这点苦算什么,有饭吃,有水喝,不过就是风吹日晒操心了一些罢了。
张文才是越干越有劲,每天除了负责交易货物,就是很随和的和这些牧民们聊天,给他们灌输柳州的好处,顺带更加熟练纠正自己的突厥口语。
她很有心机的挑选了几个年纪不算大的突厥孩子,给他们灌输柳州的种种。
其中,花荣是她最看好的一个孩子。
她曾经上过一节军营里的大课,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