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二份的,麻烦都尉签个字。”
马勇的亲兵鄂青熟门熟路掏出两份文件,等着马良才签字。
马良才:“……”
好,确定了,是真的。
也只有柳州,热衷于干什么事都要下发文件,而且最少一式双份。
他签了字,盖上自己的印,下令撤退,埋伏在四周的邹家军们三三两两站了起来,一些瘦巴巴个子也矮小的年轻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上了年纪的老兵们却面露喜色。
回去与柳州军会合路上,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新兵们摸不着头脑:
“打仗这么快的啊?我还以为要打十天半个月呢。”
胡须已花白的老兵瞪了他们一眼:“打得快那是好事,要是真的打起来,就凭我们这样子,绝对要死在战场上的。”
新兵缩了缩脖子,年轻人总是胆大包天没错,但不代表他们就不怕死。
尤其是,他们之所以进军营,可不是因为自己想当兵,而是或走投无路,或被强行征兵征来的。
“墨叔,你懂的多,你说咱们这次,是不是保住命了?”
一个伍的新兵们小声向老兵打听消息。
老兵眯着眼,这草原上风沙太大了:“不好说,早就跟你们说了,咱们这次出来啊,是送死的。”
“诶,可惜了,是来打突厥人,逃跑都不好跑,这草原上都是突厥人,你就算是跑出去了,遇上突厥人,人家看你是中原人,也要杀你的。”
这个老兵是大安朝还在时就上过战场的,但他是个平民出身,自身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本事,就是总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因此混成了老兵。
老兵上了年纪,年迈无力,武器也拿不大动了,就被编入到了这群杂兵中。
这才是大安朝底层小兵的现状,只要被编入到军队中,最终的结局,要么努力攀升,混上个军职,要么死在战场上。
也有第三种,遇上了比较爱兵的主将,在老了之后,可能会被发上一些少少银两,允许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