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去冤枉别人呢。
那老爷在妻子的一番话语下渐渐镇定下来,与妻子双手相握:
“还是你想的通透。”
他们二人是青梅竹马,在凡是有钱老爷就要纳妾的富人区,家中男人并无纳妾,只一心一意与妻子相守,算得上是一片清流了。
从县大变之下,两人互相依靠,倒也有了慰藉。
夫人道:“衙门贴了告示招官吏,我打算去试试。”
这话两人之前就盘算过,老爷也并不惊讶,只道:
“夫人如此聪慧,定然能考过,当初岳丈大人便说过,你要是个郎君,功名也是考得的。”
富人们担忧上面的铡刀落到自己头上,那些普通百姓就颇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了。
“又抓了一户!”
“是宋老爷,诶唷,他们家的佣户可是全县数一数二多的,如今他被抓了,也不知道那些佣户要怎么整。”
穷苦百姓们围观一下也就算了,倒是有那家中想买奴仆,小有薄产的人家起了心思。
众所周知,当有个富户人家被抄家之后,就会流出来许多仆从丫鬟佣户在市面上。
这个时候价格便宜,最好下手买。
“买什么啊,都归了官府了,听闻柳大人治下,不能买卖人。”
“官府要这么多人做活?”
“哪里是要他们做活,好像是说,和他们签了什么契约,分田地给他们种,让他们,那个词怎么说来着,我姑娘去衙门做事回来与我学的。”
“哦!想起来了!投入工作,有了自己的田地能产生生产积极性,提高整体生产力。”
见那人家不懂,他就自己翻译了一下。
“就是不准那么多人给有钱人当奴仆,那么多人伺候一个人,要让他们去干别的活。”
那打算买些好使仆从回来的人家便只能遗憾打消想法。
“这官衙是多缺人手啊。”
“可惜了,还说获罪之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