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耕田种地,不一向是看老天爷吃饭的吗?胡县竟然能想出干旱的时候修个水渠,将水引来。
“但,这修渠道一看就费事,要修多久啊?别田里的粮食要收了,才修好。”
山民们是没见过什么世面,连修水渠都不知道,但他们都干过农活,看两眼就知道这修水渠没那么简单了。
赵二根却是笑:“没事,我们也不只有修渠道这一条路,早在一年前,县里就在四处打井,今年更是三个会打井的老师傅一寸地一寸地的勘测,看能不能打井。”
“还有我们之前一年前就在修的水库,也能取水。”
“就算这个水渠修个一年半载也修不好,我们胡县也能撑过去。”
山民们听着一些或是知道或是不知道的应对干旱的措施,有种被震撼到的感觉。
挖水库储水可以在干旱来临时,尽可能保住田地,这他们不知道吗?知道啊。
可挖水库多费事啊,尤其是修建水库需要的石头,那真是要靠人力一点点扛过去,用的时间还要许多。
因此知道归知道,山中的各个村落们,哪怕是最大的白氏,都从来没有实践过。
但胡县却做了,且做成了。
他们从前总觉得自己虽然住的是村子,可村子里人丁旺盛,官府都管不到他们,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自信的。
但如今,这些自信初来胡县第一天,就碎成了渣渣。
山民们都莫名沉默下来,倒是有个机灵的,又问:
“那都有水井和水库了,为什么还要挖水渠?就算是挖好了,也未必赶得上抽穗啊。”
抽穗期可以说是在种植粟最重要的时期,打农药重要,水分也十分重要。
这个时候的土壤湿度需求量最大,也最需要水,如果水分不足的话,会直接影响抽穗。
看这个挖掘水渠的进度,想要赶上抽穗期,难度还是有些大的。
山民们便有些不理解,既然赶不上,为什么要做呢。
赵二根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