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忠提出的多种方案,都被武达民毙了,武达民作为211厂飞机设计所所长、总设计师,生杀大权在他手里。
宋文忠不是主动申请调到985厂的,而是武达民授意下面使绊子,把他给排挤出去了。
军人出身的宋文忠信仰坚定,困难再多,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为新东大航空事业做贡献。
可惜,211厂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此时,助理提起了宋文忠的方案,武达民就像是被一根刺扎到了心里一样,非常的不舒服。
助理也不知道是看不出武达民的情绪变化,还是他真的不吐不快,他继续说,“姚师叔的涡扇-6搞了整整十年,现在还停留在地面测试阶段,而且地面开车运行时间只有一百多个小时。老师,其实大家都知道,歼八是等不了涡扇六的。”
“宋工提出用涡喷- />
武达民听不下去了,愠怒道,“行了。老姚的涡扇-6是对标西方各国第三代涡扇航空发动机的重大项目,我国技术底子薄弱,搞个十年八年没能定型,那是很正常的。”
“按照你姚师叔的计划,五年内定型没有问题。发动机是飞机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为先进发动机等上三五年时间,完全是值得的。”
助理面带苦笑,不再进言了。
他知道,再怎么说,也劝不动固执的老师。
涡扇-6这个项目,国家每年大把大把经费往里面扔,整整十年过去了,就算是再差,也应该到了装机试飞阶段,然而实际情况瞒得过外行人,瞒不过他们内行人。
整整十年,涡扇-6样机只进行了一百多个小时的地面试车!
不是该发动机项目总设计师姚兆林不想继续试车,而是涡扇-6的样机居然在试车的时候平均每三个小时就会出现一次故障!
这种发动机,敢装在飞机上吗?
这种发动机,五年内能定型吗?
要知道,航空发动机要达到定型标准,必须要装上飞机实实在在地飞上几百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