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昏君 > 第二百零二章 登闻鼓前告御状

第二百零二章 登闻鼓前告御状(1 / 2)

卖炭翁姓张排行老三,人称张老三。

一大早,张老三便来到了京兆府门口,击鼓鸣冤。

两面牛皮大鼓乃是李柷下旨所立,左侧鸣冤鼓,专为百姓伸张不平冤案所用。

右侧有座登闻鼓楼,这登闻鼓就没这么简单了。若是你有冤情,官府却包庇罪犯,而你手里有十足的证据,那么你就可以敲这登闻鼓了。

登闻鼓又称告御状,鼓楼有专门侍卫看守,一旦你敲了,便能直达天听。皇帝无论干什么,都必须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替你申案。

但是有一点,你若没有十足证据,你敲了这登闻鼓,那么就麻烦了。轻则流放,重则杀头。毕竟皇帝很忙的,不能因为屁大的事就让百姓击鼓告御状。

《帝王纪》中提到,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尧舜时就设有“敢谏之鼓”。任何人有劝谏君主的意见或是蒙受了冤屈都可以击打此鼓公开处理。

至西周时,有明确的史书记载称,周天子居住的宫室正门外就悬着一个“路鼓”,有专门官员负责看守。若是有百姓击打此鼓,官员必须立即层层通告,冤情若重由周天子亲自处理,不得延误。

后来,百姓击鼓鸣冤所用之鼓有了专门的名词,称为“登闻鼓”,在晋朝时允许申冤无门的百姓直接向朝廷申诉。

从此,这项制度在隋唐之时都有沿袭,唐律规定,若有百姓击打登闻鼓,官员必须受理,否则官员便有罪责。

张老三拿起鼓锤,将左侧的鸣冤鼓敲得震天响。

不多时,京兆府两班衙役手持棍棒立与两侧,京兆伊裴枢身着官服登堂申案。

京兆府仿州县衙门,冤鼓立于门前。大堂正中悬挂一个匾额,秦镜高悬。

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原比喻能洞察一切。后也用以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断案公正严明。

到了宋朝,这秦镜高悬变成了明镜高悬,词意是一个意思。

秦镜高悬之下,京兆伊裴枢坐于堂前

。裴枢身后置一屏

最新小说: 三国之董卓之婿 穿越战国成白起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一手医,一手杀,王妃誓要临天下! 大唐昏君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穿越做暴君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