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脑子里有谱,要去就得去南边,对,就是那个改革开放风头最劲的广东。
那边的新厂子,听说都跟雨后春笋似的,一个劲儿往外冒呢!
关键是,那边的东西时髦,款式新,价格也能往下谈谈空间。
老太太主意一定,当即拍板。
她把家里大部分活钱都揣进贴身的口袋里,又叫上还有点儿没底的儿媳妇李娟。
娘俩一咬牙,硬是挤上了那趟开往南方的绿皮火车。
那车厢里头的滋味,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人挤人,汗味烟味混杂着。
到了广东地界,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听着周围人说话跟鸟叫似的,李娟心里更是七上八下。
还得跟那些说话快得像吵架、精明得跟猴儿似的南方老板、供销员打交道,磨嘴皮子。
看货验货更是得瞪大眼睛,生怕被坑了,一个零件不对都不行。
最后还得跟那些跑长途运输的司机师傅们扯皮拉筋,讨价还价运费。
可赵淑芬是谁?
她可是活过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主儿。
硬是凭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还有脑子里对未来行情的清晰判断。
她拉着李娟,七拐八绕,问东问西,还真就让她摸着了一家规模不大、但路子活泛、价格也相对灵活的南方小电器厂。
她仔细验了货,跟那年轻老板砍了半天价,最终敲定了一批最新样式的半导体收音机、还有几款轻便的塑料电风扇。
甚至,她还极其大胆地,用手里有限的钱,进了几台当时在红星市稀罕得不得了的砖头录音机。
不过她也没敢一次进太多,毕竟钱紧张,又是头回跟这家厂子打交道,稳妥最重要。
少量先进点儿试试水,多跑几次,这是她心里早就定下的原则。
好不容易把货谈妥,盯着装上联系好的运输车,娘俩这心才算稍微放下一点。
第2/2页)
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