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微观就不同。”
“我的法力控制等级无法深入到这个地步,也就无法准确塑造完全一模一样的3.0。”
“当然,也有我本人的愤怒和青立牛的不同。无法让愤怒意境从最初的3.0直冲到3.9。”
个体不同,物质的构造都不一样。
第2/2页)
哪怕同为人类,在细微之处也仍旧是有着天差地别。
如果只是粗略来看,未必需要细细区分。
然而意境是涉及到微观层面的东西。
这种区分就非常的重要。
不同因为同为愤怒,就当做是一样的东西。
就好似门锁适配的钥匙,一些细微的改变,就会导致无法打开门锁。
微观的研究也是如此。
越深入,就越需要保持着精度。
“嗯……其实有着2.5的愤怒意境作为骨架,那说不定实质上的3.0和3.9的愤怒意境也是有达到3.0和3.9的骨架。”
“之所以只剩外壳,很可能这个速成的3.0和3.9其实是不完美的,是个残次品。”
“它们做为不稳定高熵的存在,必须持续地提供愤怒这种额外的熵才能够稳定存在着。”
“就如同人工所培育的优良作物,必须在人工所造的环境中进行生长。”
“如果退回自然的野生环境中,即便能够繁殖,也会逐步被淘汰。”
“因为它们太过于脆弱,不稳定,耗能大。熵增定律就要在它们的身上生效。”
“如果能够找到对应的完美品,说不定哪怕没有愤怒作为养料也不会衰退。”
“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就是没有完美品,就是只存在着残次品。”
方钧逐步地实验着,逐步地衍化着愤怒意境,收集着数据。
当然由于目前为止,他无法准确的观测原子之下的尺度。
但没有关系。
他现在做的就是反推。
利用结果来反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