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区分就非常的重要。
不同因为同为愤怒,就当做是一样的东西。
就好似门锁适配的钥匙,一些细微的改变,就会导致无法打开门锁。
微观的研究也是如此。
越深入,就越需要保持着精度。
“嗯……其实有着2.5的愤怒意境作为骨架,那说不定实质上的3.0和3.9的愤怒意境也是有达到3.0和3.9的骨架。”
“之所以只剩外壳,很可能这个速成的3.0和3.9其实是不完美的,是个残次品。”
“它们做为不稳定高熵的存在,必须持续地提供愤怒这种额外的熵才能够稳定存在着。”
“就如同人工所培育的优良作物,必须在人工所造的环境中进行生长。”
“如果退回自然的野生环境中,即便能够繁殖,也会逐步被淘汰。”
“因为它们太过于脆弱,不稳定,耗能大。熵增定律就要在它们的身上生效。”
“如果能够找到对应的完美品,说不定哪怕没有愤怒作为养料也不会衰退。”
“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就是没有完美品,就是只存在着残次品。”
方钧逐步地实验着,逐步地衍化着愤怒意境,收集着数据。
当然由于目前为止,他无法准确的观测原子之下的尺度。
但没有关系。
他现在做的就是反推。
利用结果来反推出原理,推演出原子尺度之下的愤怒意境的模型。
这是一种研究物理现象的手段。
当然,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不定。
幸运的话,短短时间内就能获得结果。
不幸的话,一辈子都无法有任何结果。
方钧相信,他有墨伊伊在,不会那么的倒霉的。
……
苍山如墨,峰顶积雪皑皑,流云缭绕,似轻纱漫卷。
一道遁光自天际而来,没入到如墨的苍山之中。
“四师兄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