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心生厌烦。”
“此为福缘耗尽。”
听到曾杨如此浅显的说法,方钧突然想到一个可能:“等等!该不会所谓的渡龙门就是这样吧!”
“福缘是我们的宝物!”
“只要我们投入的宝物越多,龙门就会孕育更多的云海之光。”
曾杨大笑:“正是如此!”
方钧无语道:“这算什么福缘,那不就直接变成比拼身价的了吗?”
“什么福缘深厚的徒弟?”
“随便找个凡人来就行了吧。”
曾杨叹道:“这么简单就好了。福缘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赐予宝物只是将其具象化而已。”
“实则不是它的全貌。”
“故而同等宝物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效果是不同的。”
“福缘深厚者,一化二,一化十都有可能。”
“而福缘薄弱者,一化一分,乃至一厘也。”
“所以合作之事,就是选福缘最深者投入。只要自龙门获胜,云海之光可按比例分配。”
难怪要互相拉拢,互相分化。
感情最终比拼的是财力。
而黄皓背靠仙宗常台山,还拉拢了一个四方宗的小弟。
如此其他人就急了。
当然,黄皓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第2/2页)
只要大家联合在一起,必然有可能战胜他。
然而这样一来所分的云海之光就少了。
重塑道基的效果就不怎么好。
计算下来,投入的宝物换取的云海之光也是血亏。
所以,剩余的筑基修士也不可能全部联合。
这也是黄皓的胜机所在。
或者说他本人拉拢常台山的修士,就是一种劝退行为。
叫大家不要和他进行无意义的竞争。
但又不能太过,太过了大家都放弃了,哪还有什么福缘,哪还有什么云海之光。
所以,在方钧不知道这次争夺的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