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上。“老赵指着工资条上的明细,“正式工的加班费是按基本工资的 />
杨志强皱眉:“这合理吗?合同上明明写着同工同酬。“
“这就是问题所在。“林晓雯推了推眼镜,“我查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明确要求用工单位应当对劳务派遣工实行同工同酬。鑫辉电子这样做涉嫌违法。“
老赵叹了口气:“这种情况在厂里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劳务派遣公司''众诚人力''从中抽成,用工单位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我们该怎么办?“杨志强握紧了拳头,“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当然不能。“林晓雯坚定地说,“但我们需要收集更多证据,了解整个运作机制。“
三人商量后决定分头行动:老赵负责联系其他有同样遭遇的老员工;林晓雯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杨志强则留意日常工作中的异常情况,特别是与工资计算相关的信息。
接下来的几天,杨志强格外留意身边的细节。他发现生产线上的劳务派遣工大约占四成,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文化程度不高,对工资计算方式一知半解。
“李哥,你觉得上个月的工资算得对吗?“午休时,杨志强试探性地问同车间的李师傅。
李师傅是四川人,在鑫辉干了两年多。他苦笑着摇摇头:“谁知道呢?反正比老家种地强。咱们外地人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哪还敢挑三拣四?“
这种态度在劳务派遣工中相当普遍。多年的城市打工经历让他们形成了一种逆来顺受的心态,即使权益受损也不敢声张。
周四下午,生产线突然通知要开全体会议。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站在前面,胸前的工牌显示他是人事部的王经理。
“最近公司接到几个关于工资计算的咨询。“王经理开门见山地说,“这里我再次明确一下:劳务派遣工的薪资结构是经过劳动部门备案的,完全合法合规。“
杨志强注意到,王经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