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哑婆不适宜城市的居住环境,而永富和苹花在剧本中,也未曾有过抛弃哑婆的打算。除此之外,苹花身体不好,哑婆有精神疾病。因此,永富、苹花、哑婆三人,对于小越而言,既是亲人,也是拖累。”
写下这段冷酷的文字后,商叶初再次停下了。
商叶初手忙脚乱地翻出剧本,翻到某几页看了几眼,继续写道:
“小越的姑姑永娟,正是小越的影子……家庭给了小越无穷无尽的爱,爱是一种挽留,与小越逃离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她将有意放纵自己的恨意,将三分的恨意扩大成十分,以此抗衡对家庭的留恋。
“难以割舍的爱与蓄意放纵的恨,是小越的情感核心。”
商叶初咬了咬笔帽,继续写道:
“小越的一切行为都基于‘逃离成长之地’这个目标。不会为任何事耽搁。因此……小越对哑婆(甚至父母)好,并不是因为哑婆对其如何重要,而是因为……
“只有对哑婆和父母好一些,父母和村民才会真正相信小越的孝顺,相信小越成长之后会对父母和村民投桃报李,为此,加倍的、毫无保留的在小越身上投资。”
写到这里,商叶初停下笔,皱了皱眉头。
是不是太过冷酷了?
犹豫片刻,商叶初又补充道:
“因此,在父母与哑婆去世的时候,小越才会表现出最真挚的伤心——因为利益关系和累赘已经随着生命的消逝彻底消失,强撑的恨随之消弭,只剩下了——”
迟疑几番,商叶初落笔。
“爱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