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人也好,所谓的京圈也罢,就是日韩和好莱坞,其实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核心老大和山头或许会变,但圈子的关系和规矩不变,大佬提携新人,新人成为老人,然后再提携新人,一代代的【传帮带】。
不过,颜礼对刘恒的资源不是太感冒。
虽然他现在人脉有限和资历尚浅,但好歹也是多部剧的制片人和出品人,操刀项目总成本累计将近5000万,对外宣传的数目更多,也有《征服》这种成功作品。
有这些身份在,圈内很多人愿意卖他面子。
颜礼真打算争取一些资源,男女主不敢说,主演配角真不算难,用不着同刘恒交换。
他真正看中刘恒的是其在主流文艺圈的地位以及其本身的创作能力。
通过系统的情报得知,颜礼得知这位即将担任京城作协主席和京城代表,京城文联旗下的《京城文学》也考虑让他担任主编。
别觉得这些和颜礼似乎没什么关系。
实际上,现阶段影视圈和文艺圈关系极为密切,这从刘恒的履历也能看出来。
互联网崛起之前,一部影视作品好不好,说得算的是那些专家和影评人,而这帮人基本上都摆脱不了文艺圈的影子。
很多影视公司和知名导演或剧组,都会和多位文艺圈有所联系。
或图谋权威认证,或希望得到创作支持,或需求站出来摇旗呐喊。
反正有文艺圈的人出面,搭上艺术和文化的边,能省不少麻烦。
举个例子,《欢天喜地七仙女》这种魔改神话题材。
说不定会被很多人批评是仙女全去谈恋爱了,胡编乱造,篡改神话,简直是一等一的狗血雷剧。
但如果文学指导是京城作协主席和《京城文学》主编。
那《欢天喜地七仙女》就是颠覆性创新,勇于打破严肃神话叙事,带动年轻观众对古典神话的喜爱,树立文化自信巴拉巴拉。
解释权,真的在人家手里!
还有创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