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霜,浸透姑苏台的琉璃瓦。西施跪坐在青铜榻前,指尖的银针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夫差的眉峰紧蹙,冷汗浸透了绣着饕餮纹的丝质中衣,喉间溢出压抑的**。这是她入吴宫的第三十七日,终于等来为吴王诊治头痛症的机会。
“大王可知,郑国有种''子午流注''针法?“她的声线如越地丝绸般柔滑,银针却精准刺入百会穴,“当年郑穆公的长女曾用此法治愈周王的头风。“夫差猛然睁眼,浑浊的瞳孔里闪过惊惶:“你......怎会知道郑姬?“西施垂眸掩饰眼底波动。她当然知道郑姬——郑穆公之女、郑国第一美人,也是她未曾谋面的姑母。二十年前,姑母以联姻之名入吴,却在嫁予夫差的第三年暴毙。越王宫的密卷里记载着,郑姬之死与吴国青铜器上的神秘纹路有关,而她颈间的羊脂玉佩,正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银针在风府穴轻轻转动,夫差的神情逐渐松弛。西施听见他喉间溢出破碎的呓语:“郑儿......孤不该信那巫祝之言......你颈间的血,竟比越地的朱砂还艳......“她的指尖骤然发冷。密卷里提到,郑姬死于“邪祟附身“的罪名,被剜去双目的尸体葬在姑苏台下。此刻夫差的梦呓,却暗示着更深的隐情。更令她心悸的是,夫差枕下露出半块玉佩,羊脂白玉的纹路竟与她藏在衣襟里的那枚**identical**——同样刻着古篆“郑“字,同样在边缘处有三道刀刻的伤痕。
“王后娘娘?“侍女的轻声提醒惊破思绪。西施连忙收敛神色,却在拔针时瞥见夫差左臂的刺青——一条缠绕青铜鼎的赤蛇,与越王允常藏在书房的青铜剑纹路别无二致。
子夜时分,西施潜入夫差的书房。青铜灯台投射出诡异的阴影,墙面上的《禹贡九州图》被朱砂圈出郑国旧地。她在暗格里找到一卷残旧的丝帛,褪色的字迹里渗透着暗红:“王以吴越之剑铸鼎,鼎成之日,郑姬血祭......“身后突然响起衣袂声。夫差倚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那对玉佩:“寡人的郑姬,临死前说越人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