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是什么日子呢。
“嗯,等我和阿爹走后,家中之事便要多多辛苦你了。”
金枝不屑地嘁了声:“倒也用不上兄长来说,我已经长大了,自会多多帮着阿娘。”
“你和阿爹尽管去了便是,便是没有我,有阿娘在,也只有别人挨打的份儿。”
那天金枝偷偷听了一耳朵。
阿爹去上京等地,是因为京中出现了大批量的叛军。
叛军集结动乱,祸及百姓,不得安宁。
若不趁早镇压平定,只怕是战乱不断,要血流千里了。
老百姓所求,不过国泰民安,家和万载,风调雨顺罢了。
“怎么,舍不得走了?”金枝看着四清那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她这个哥哥,是一点儿都藏不住事儿的,有点儿心思就全写在脸上了。
很容易让人看透。
他们这些寻常老百姓,最害怕的就是打仗了。
一旦打仗,家破人亡,打赢了还好说,打不赢就要沦为亡国奴,各国之间纷争不断,他们又地处边境,一旦发生战事,最先遭殃的就是他们边城的老百姓。
谁都不想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近段时间招兵买马一事在各地都有,但凡是想要保家卫国的儿郎皆可参军,报效祖国。
抛头颅洒热血,一腔忠勇皆用在战场上。
既然生在这个国家,总该要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的。
若人人都贪生怕死,国破家亡是迟早的事儿。
她是女子,上不得战场,不然她也想随了阿爹一起去。
“倒也没有舍不得,我同你说这些作甚。”
四清觉得自己这会儿矫情了,他是记挂着小海棠的伤和耳朵。
要是耳朵坏了,听不见声音了,她该多难过。
待回了县城天都快黑了。
正好陆老爹从世安堂回来,看了小海棠的耳朵,给她开了药。
“你们此番回去,事情办的如何了?好好地,怎么耳朵还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