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女性生产时的疼痛是最大的,而原文是这样说的:‘一日,刘洪公事远出,小姐在衙思念婆婆、丈夫,在花亭上感叹,忽然身体困倦,腹内疼痛,晕闷在地,不觉生下一子。’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是轻轻松松的,综合之后的错觉可以得出结论:在孩子出生的时刻,所有剧烈的思想活动都在此时发生激烈的碰撞,并做着繁琐的利弊分析,而这些痛苦的抉择已经将生产所带来的痛苦给压下去了,关公刮骨疗毒我们敬仰,其实从这一方面来说,殷小姐也是值得尊敬的。
从‘小姐醒来,句句记得,将子抱定,无计可施。忽然刘洪回来,一见此子,便要淹杀,小姐道:“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抛去江中’来看,很有可能是殷小姐幻觉的延续,而不是真实的刘洪回来,刘洪若是真的想杀掉婴儿,机会和手段多的是,根本就不必等到瓜熟蒂落,而且即使要淹杀,也要夜晚无人之时才行,不会容忍再等到明日光天挂日人来人往的时候。因此可以说明殷小姐是在和心目中的‘刘洪’在说话,而不是真实的刘洪已经回来了。
从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倘或皇天见怜,有人救得,收养此子,他日还得相逢”来看:殷小姐此时孤独无助,有些神经错乱,已经乱了心神,因为在此前的几个月中,殷小姐并没有做关于孩子日后相关安排的一切准备工作,眼前突然‘变卦’,什么都‘来不及了’,只有赌一场了。这很可能就是产期忧郁综合症的例子。
从‘但恐难以识认,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纸,将父母姓名、跟脚原由,备细开载;又将此子左脚上一个小指,用口咬下,以为记验。取贴身汗衫一件,包裹此子,乘空抱出衙门。幸喜官衙离江不远,小姐到了江边,大哭一场。正欲抛弃,忽见江岸岸侧飘起一片木板,小姐即朝天拜祷,将此子安在板上,用带缚住,血书系在胸前,推放江中,听其所之。小姐含泪回衙不题’这一段话来看,此时的殷小姐的确是乱了心神,犯了很低级的错误,咬破手指,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