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
话说李靖与秦琼二人聊了多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酒足饭饱,二人起身告辞。李靖临行时叮嘱道:“切不可入城看灯”。叔宝作别回身,李靖又叫转来道:"兄长,我看你心中不快,难免此祸.我今与你一个包儿,放在身边,若临危之时,打开包儿,往上一撒,连叫三声‘京兆三原李靖,那时就好脱身了."叔宝接包藏好,作谢而去.看看天色将晚,便出了明德门,再回陶家店内。
再说次日早朝,众文武齐聚金銮大殿,隋帝上殿,端坐于龙座之上,群臣三呼万岁后,隋帝说声:“平身”。众文武说声:“谢陛下”,然后立于两旁。此时杨素出班启奏说:“启奏皇上,陛下安排的祈福法会已与昨日完满,如今诸位僧人、道士和儒家已经各回本处,臣想是时候安排大臣将佛宝舍利安置于大慈恩寺的时候了”。
隋帝说:“宇文爱卿,朕命你即刻安排人手将佛骨舍利交与大慈恩寺的方丈主持,定要将佛宝妥善安置”。宇文化及说:“回皇上,今日正是公主的大婚之喜,微臣想是不是等过了公主的婚期之后再立马去办?”
隋帝想了想说:“公主的婚事固然重要,但好歹公主还未曾远离,并不急于一时,而国宝乃是驸马诚恳相求,我于公主大婚之期隆重安置,乃显诚意,更利两国邦交”。宇文化及说:“臣遵命!”杨素又说:“皇上,臣年老体衰,行动多有不便,今日公主大婚之喜,礼应到场,但是臣怕到时宾客喧嚣,体力难支,所以恳求......”
隋帝说:“老爱卿,朕知道今日正逢你八十大寿,所以你大可不必前去,况且公主乃为你之小辈,哪还能再劳烦爱卿不辞劳苦,前去为后生贺喜。免了!”杨素说:“谢陛下体谅海涵,微臣还有事要启奏皇上。如今公主大婚,乃是国之大喜,恳请皇上降道圣旨,大赦天下,以显隆重,以示皇恩”。
隋帝说:“准奏,众爱卿可还有要事启奏,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伍建章出班启奏说:“启奏万岁,如今监工开河之事,已近尾声,臣肯请陛下另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