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最是清楚。
“老弟真是有福气的人啊!”刘近感慨道。
江忠笑了笑,没说什么。
关键,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啊!
孩子生下来就聪明,自小就以神童之名传扬三州,六岁就主动亲近韩尚书,雪中送炭,慢慢的就成了秀才、举子,然后成了状元郎。
鬼知道怎么教的啊?
......
未时三刻,海面飘起一抹朱红。
“船来了!”
不知谁先嚎了一嗓子,漕河两岸顿时一静,旋即猛地热闹起来,沸如滚粥。
盐商手抖茶盏,快步往岸边赶去。
老农把孙儿架在脖颈上,垫着脚望了两眼,连忙往两边走去,争取第一时间望见状元郎的样貌。
只见远处水天相接处,几艘官船缓缓驶来,为首的桅杆上高悬“礼部会试“的杏黄旗。
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船首的那道青色身影。
江昭青袍玉带,双手背负,如松柏挺立,衣袂随风轻扬,端的是意气风发,气势如虹。
岸上顿时爆发出震天欢呼,几个孩童被大人高高举起,小手拼命挥舞。
忽而,铜锣破空,衙差清道,负责迎人的几位高官大步走上前去。
第2/2页)
一眼望去,皆是面露喜色。
其中,又以江忠、盛纮二人为最。
几位官员身后十余步,有衙役抬着一块丈许大小的匾额,上书“文魁天下”四字,苍劲有力,让人望之生畏。
“状元红嘞!”
早有准备的官差快步上前,甩出十丈红绫铺水,甚是喜庆。
铜锣声、爆竹声混着欢呼声响彻云霄。
几只船相继抵岸,不时有举子从船上走下去。
而江昭所在的这只大船上,几十位进士相继走出,一一走到甲板上。
不知何时,船上又出现了一个十四五岁的英武少年。
江昭回首,望向那英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