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朝文武也暗自庆幸——鞑靼边患若不解决,他们迟早因筹饷不力获罪。
退朝!朱棣拂袖离去。
朱瞻基刚要搀扶父亲,却见内阁首辅杨荣已上前一步:郡王殿下......
……
朱瞻基忙向杨荣拱手回礼,这位三朝内阁首辅能当众示好,已是破天荒的礼遇。
郡王殿下开府,杨某定当备酒道贺。
杨荣言罢颔首离去,身后一众官员立刻围拢上来。
今日鞑靼之策不仅解了朝廷困局,更让满朝文武躲过问责,众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朱高炽强撑着挺直腰板,目光却不自觉扫向人群中的英国公张辅——这位既是靖难元勋,又是他舅舅,曾全力支持他监国,却因他沉溺享乐渐生嫌隙。
如今新皇孙崛起,张辅会否改换门庭?
舅舅!
舅公!父子俩齐声行礼。
张辅沉声道:好生反省,今日机遇来之不易。
他转向朱瞻基,明日巳时,到国公府用膳。说罢拂袖而去,留下朱高炽望着他的背影怔怔出神。
待人群散尽,朱高炽压低声音:你莫回燕王府邸。
朱瞻基挑眉:父王何出此言?
王府如今是是非之地。朱高炽攥着儿子的手却格外用力,汉王、赵王虎视眈眈,连你九叔也暗藏锋芒。你若与我牵连过深,恐遭......
正因为如此,我更要与父王同进同出。朱瞻基打断道,余光瞥见角落两名小太监鬼鬼祟祟。
他凑近低语:皇爷爷最忌骨肉相残。此刻若撇清关系,反倒坐实无情无义之名。
朱高炽一震,忽觉眼前少年陌生又熟悉。
曾几何时,他也能一眼看穿兄弟们的算计,却在权力漩涡中迷失了心智。
可那帮人......他咬牙切齿,汉王屡屡构陷,赵王暗中使绊,就连你九叔看似纯善......
朱瞻基拍拍父亲手背:来日方长。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