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主们装逼的装逼,回家的回家,江湖上留下一段传说。
第39届金马奖的恩怨情仇在无数媒体和现场观众的传播下迅速发酵,在网上掀起各种骂战。
“金马奖对路宽下封口令,内地天才导演怒而退出!”
“电影盛会缘何变成闹剧?内地从业者需反思!”
“金狮奖影片不需要业余的金马奖肯定,支持路宽!”
刘伊妃的相关问题毫无疑问地被放大探究。
只是这会儿国内还没有兴起对娱乐圈人士相关问题的大肆攻击,一点点风波还未起就被博客网的官方舆论力量压制分流。
刘伊妃的发言自然是圈粉无数,甚至博客网上的部分官方媒体都转发点赞,盛赞这位少女演员的赤子之心。
【金马奖官方】:我们很遗憾这么一个文化盛会被路导演和几名内地演员破坏,我们很遗憾地宣布你们是金马奖不欢迎的人!
金马奖在博客网的官方账号立马遭到网曝,史无前例的那种。
这倒不完全因为这次事件,或者因为路宽的号召力有多强,因为他们确实有些行为不大妥当。
1997年张国荣因《春光乍泄》提名最佳男主,在和谢君豪(仙剑里的酒剑仙)的《南海十三郎》比拼中折戟。
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金马因为张国荣采访中的小小微词,事后曝光了他得票数为0的窘迫。
这种消息首先真假难辨,一切解释权都在官方手里。
再一个,即使是真的,你就这么曝光出来,还是显而易见地针对张国荣的采访内容,格调太低。
完全是对这位知名演员的侮辱。
这次是得罪了张国荣的粉丝。
后世2003年的金马奖,主持人蔡康勇和郑裕灵为了活跃气氛玩梗,在明知道影帝不是刘得华的情况下通过言语和互动频频暗示,结果最后把影帝颁给了缺席的梁超伟。
紧接着刘天王给李安颁最佳导演,这位大导演也不知道是吃错药了,还是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