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努力付诸东流。
就在钱举人又抛出一个“改革必将导致民不聊生”的论调时,林诗雅终于迈开了步子。
她迈步走向高台,每一步都带着坚定的力量,仿佛要将地面都踩出一个深坑。
她的目光如利剑般射向钱举人,带着凛冽的寒意。
“钱举人,你口口声声妖言惑众,你又有何资格在此蛊惑人心?”她清冷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剑拔弩张的僵局。
林诗雅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如同一道惊雷,在寂静的院落中炸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身上,钱举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嘴唇颤抖着,却一时语塞。
“你说改革有害,可有证据?空口白牙,信口雌黄,岂不荒谬!”林诗雅步步紧逼,每一步都踏在钱举人的心上。
“我今日带来了集贤书院试行改革后的学生成绩册,以及其他书院改革后的数据对比。事实胜于雄辩,究竟是妖言惑众,还是确有成效,诸位院长一看便知。”
说罢,林诗雅示意侍从将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在场的院长们。
厚厚的一沓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学生们的成绩,以及书院的各项数据。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改革后的书院,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学术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成果也更加显著。
院长们纷纷低头仔细翻阅,原本动摇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是非曲直,自然能够分辨。
钱举人脸色由白转青,又由青转紫,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无从开口。
“钱举人,你还有什么话说?”林诗雅的目光如炬,直视着他,仿佛要将他洞穿。
“事实摆在眼前,你还要继续狡辩吗?”
钱举人眼珠一转,强作镇定地说道:“即便成绩有所提升,但这改革之后,朝廷是否还会继续资助书院,还未可知。若是朝廷削减了对书院的资助,那书院的处境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