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盛。
七月初五,崔铉统帅淮南、宣歙、镇海等处官兵自越州、睦州、衢州一线展开反击。
得知消息,裘甫在义乌召开会议,讨论对敌策略。
义军副帅刘胜主张先发制人,立即引兵攻取越州(绍兴)。
只要能控制越州府库,就能就地招募越州百姓,在越州门户的西陵一带建立坚固的防线,并沿浙江筑垒拒守。
此外,再派遣两路兵马,一路进攻宣、歙二州,一路对阵官军。
只要两路成功一路,就能反攻浙西,再拿下石头城(南京),渡江拿下扬州,筹措军饷。
面对刘胜的建议,不少投入军中的儒生以为刘胜的计策无非就是效仿孙权,做着割据的美梦。
这种做法只有天下大乱才能做到,而今天下一统,割据一方是不可能的。
因此儒生们认为,与其出击,不如拥众据险固守,必要时耕田打鱼自给自足。
一旦官军来攻,便潜入海岛,等敌人走了再回来便是。
裘甫听了双方的意见,拿不定主意,把这件大事搁置下来,从而使义军的处境更加困难。
好在与他相比,统帅官军的崔铉只知道猛攻,因此两方算是在浙东西线打起了拉锯战。
裘甫眼见崔铉不过如此,当即便接受儒生们的建议,在麾下五州耕田打渔,并派人前往海中洲(舟山)建设城池、水师,复设昔年被废的翁山县(舟山)。
在双方拉锯的同时,北方的王守文率先坚持不住。
七月中旬,王守文率军向南突围,为平夏部拓跋思恭所阻。
王守文十三次突围而不得出,濮阳城内军民食冷饭而疾病甚多,危在旦夕。
“咳咳……”
七月二十四日,在结束第十三次突围后,王守文返回城内简单休整。
如今城内的屋舍、衙门、城门楼皆已拆除,只剩城门还安然无恙。
叛军们只得收集野草,晒干后用于烧火,而百姓们只能吃冷水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