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妩还说别人巧嘴,她才是巧舌如簧啊!
公堂外的楚明鸢讥诮地扯了下嘴角,并不着急。
堂内的楚翊侧首朝她看来,姐弟俩无声地对视了一眼,相似的凤眼里皆是成竹在胸的淡定。
楚翊悠然将双手负于身后,煞有其事地点头:
“府尹大人,这有人证,却无‘物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确难判啊。”
他一副局外人的架势,看得杜大人眼角直抽抽。
这小子真当自己眼瞎了吗?!
赖钱氏一个从未上过公堂的市井妇人,说话如此有条理,又这般有底气,背后必有高人指点,才可以在短短一炷香内一步步地抽丝剥茧,一步步地推波助澜,将局面炒到现在这个地步。
杜府尹就是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高人”中必有楚翊的一份。
“赖钱氏,你可有物证?”杜大人顺着楚翊的话发问。
赖大娘打了个激灵,像是终于想起了什么,哑着嗓子喊道:
“老妇虽没有物证,但还有另一个确凿的‘人证’。”
“老妇这次来京城前,特意让儿孙掘了老头子的墓,起棺前来。恳请大人为俺家老头子开棺验尸,查明死因,惩治真凶!”
说着,赖大娘转过半边身,朝公堂外指了指。
青天大白日的,下一瞬,突有一阵凉凉的阴风起,自堂外刮来,吹得围观的百姓脊背一凉。
人群的后方,有人大声嚷嚷着:“棺材来了!”
“有人抬着棺材来了!”
也不用府衙的衙差让围观者让道,这些百姓就避之唯恐不及地为赖三更的棺材让出了一条两尺余宽的道儿。
顺着赖大娘指的方向,堂内以及堂外的人都能清楚地看见,两个穿着粗布短打,一看就是父子俩的男子抬着一口陈旧的棺椁出现在安西街上,缓步朝公堂这边走来。
那沉甸甸的棺椁随着两人的步伐“吱呀”作响。
棺身上沾着一些干涸的泥土,黑漆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