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好高骛远起来。
而等到他真正参赛,前后落差太大,心态一下就崩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现在的心态失衡、慌慌张张的样子,也不只是因为林千秋。只能说在林千秋这里,在他德享杯的最后一站,他的心态本就到了要爆.炸的临界点。
不过再动摇也没有用了,他已经坐到棋盘前了。他又是个很要强的人,没来前可以弃赛,可人都来了,总不能不战而败。
两边猜先,林千秋猜中,于是执黑先行。
‘啪嗒’,清脆的棋子落在棋盘上,这种声音是林千秋很熟悉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全心全意投入到十九道的黑白世界,物我两忘——她其实是个很容易专注的人,上辈子她没那么爱围棋,还能坚持下来,达到能定段的实力,当然不只是因为她天赋还不错。
这种容易专注是她另一种‘天赋’。
围棋这种东西,在业余领域,哪怕是归类到同一个段位的棋手,往往差距也会非常明显,明显到了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手上难求一胜。如果除开极少数的人是真的遇上了克星,这就只能说是实力差距了。
但是在职业领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往往是行业顶尖的棋手与刚入段的新人都不能拉开太大的差距。让子?一子基本就是极限了——根据趋势,这个空间还在进一步压缩。
而同级别的对抗中,根本没有一个人彻底压制另外一个人的说法。能平均三盘拿下两盘,就已经算是很大压力的压制了。
至于现在,一个规格算不上高的业余棋赛外围赛,绝不属于职业围棋!能有心气参加的棋手有一个基本的水准保证,但是在此之外差距依旧是触目惊心的。
林千秋是黑棋,因为考虑到黑棋贴目的负担,她当然是下的比较积极的。不过局面到中盘之前她就发现了,她的下法其实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如果是一个不错的对手,早就可以明白林千秋的意图,并且想出相应的对应了——这种不太看情况的积极,嗯,至少开局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