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者,正是萧和。
“伯温何出自言?”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凝重的眼中透出一丝惊喜。
萧和缓缓出班,朗声道:
“这府兵制的种种好处,臣先前已与楚公详说过,但其中缺陷,臣却未曾明言过。”
刘备一怔。
府兵制的优点,从萧和献制到现下初步推广,已是有目共睹。
至于这缺陷,刘备及众臣还着实没想到过。
何况这府兵制的缺陷,又与曹操大举来犯,与收复中原有什么关系?
刘备一时想不明白,遂示意萧和说下去。
“贪婪乃人之本性!”
“楚公为流民赐田,初始时他们自然会心存感恩,会乐于被招为府兵,积极操演训练,皆怀有一颗报效国家,为楚公而战之心。”
“这样一支信念坚定之师,必是一直战无不胜,无往不利的精锐之师。”
“然久而久之,人心却必会懈怠下去,他们渐会认为,他们所得到的田地,乃是理所当然,其报效国家的热情也会渐渐消磨殆尽。”
“精锐之师,也会随之变成一支平庸之师。”
听得萧和这番直指人性的剖析,刘备若有所悟,不禁微微点头。
萧和却话锋一转,陡然亢奋起来,望北一指:
“所以若想维持府兵的斗志,最好的选择就是统帅他们去北伐,让他们去攻城掠地,用军功换取授田的奖励,不停的激励他们血勇死战!”
“原本伪魏军力胜于我军,倘若曹操只凭借优势兵力采取守势,专心休养生息,我军即便挥师北上,想要破之也不易。”
“现下曹操却自乱方寸,急着转守为攻杀了出来,这正好给了我们歼其有生力量的机会。”
“若能击破魏军,我军趁胜追击北上,何愁不能收复中原,饮马黄河?”
萧和道破了玄机。
其实这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制度。
甭管是均田制,府兵制,还是募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