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代替了“小公子”。
柳惔点点头,直接问道:“之颜,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此地此役,贵神速而忌滞重,轻舟之利在快,船不用多,只选一小队,人手要精干,可速来速去,进退自如。”
柳惔不解:“使团这么多人,船少如何接应?”
王扬停顿了一下,说道:“只需接我们两个人。”说完想了想道:“或许还有几个,但不会多。”
柳惔和封一陵怔住。
柳惔疑惑问道:“那使团其他人呢?”
“这个你不用管。”
柳惔神色顿变:“那怎么行!使团上下百余人,怎能不管?!”
这上百人里,可未必没有敌人,并且,他们也未必用得到你管。
王扬没有把话挑明,而是反问道:“你准备怎么管?”
柳惔一时语塞,不过很快道:“你和令叔固然要救,但其他人也得救!我不能坐视我朝使团,被人屠戮!”
柳惔很自然地认为王扬说的“只需接我们两个人”,我们里的另一个人是王揖。王扬也没点破,只是心道,我那个阿叔也未必用你救......
之前萧宝月让王扬有事尽管往王揖身上推,而王揖又主动帮王扬掩护身份,所以有一种可能,就是王揖和萧宝月是一路的。
如果真是一路的,那王揖就很可能知道巴东王的秘密,也很可能知道巴东王要灭王扬的口。所以当巴东王提出让王扬出使的时候,王扬马上意识到危险。而知道前因后果的王揖,也同样可能意识到危险!意识到了仍要附和巴东王,极力促成王扬出使,那王揖的用心,就值得怀疑了。
并且从结果上看,王扬如果在出使过程中挂了,这对王揖来说,可未必是坏事,对王泰更是如此,道理是一样的——死了的假琅琊王氏,可比活着的省事多了。
所以甭管王揖怎样和王扬叔侄情深,怎样在外人面前夸赞王扬,王扬心中的弦,从来没有一刻松过。他甚至有些怀疑,王揖要带着他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