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人能说自己“很懂”的?你《尚书》都不敢说自己通,又举出孔圣郑玄的例子,那别人谁还敢用这个“通”字?
怀疑者被气笑了,嘴角抽动几下:
“好一个略懂!那我劳驾问问王大公子,公子《易经》读得怎么样?也是略懂吗?”
王扬微微一笑:“是略懂。”
怀疑者听到王扬这么说,反倒气定神闲起来。他向后一靠,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那公子想必读过《焦氏易林》吧?就请公子指点一下‘三夫共妻,莫适为雌。子无名氏,翁不可知’这一奇怪卦象是如何能摆得出来的?”
说完也不看王扬,低眉敛目,对着茶汤徐徐吹气。
王扬略一思索道:
“这个不难,若蒙卦变节卦,外卦得坎水之象,二至四爻互见艮山,三至五爻互出震雷,能成三阳卦,三阳并立,可应“三夫”之说。内卦兑泽属阴,柔顺在下,做妻象,是为‘三夫共妻’。震卦是子,逢艮止,名止则不显,故曰‘子无名氏’。艮曰厚终,有寿,能延年,是为翁,又有坎为隐伏,故成‘翁不可知’。”
王扬说完,其余四人不通易经,听得云里雾里,都看向怀疑者。怀疑者手一抖,茶水泼溅而出,打湿了一大片衣襟。不过他浑然没觉得烫,胡乱抹了两把,抬头看向王扬,双眼瞪得老大!
此人便是国子学易学博士刘警。他虽不是研究《尚书》的专家,但那三书的学术价值是再清楚不过得了,仅是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这一项,便足以开宗立派!所以他一直不太相信,这三书是个少年人写的。哦,你琅琊王氏出个王融还不够,还要再出个天才?其他的事你们怎么鼓噪揄扬我不管,但学问之事,容不得弄虚作假!
如果查实作者真是王扬,那王扬入国子学的资格便无可置疑,不管别人怎么游说阻拦,他反正是举双手赞成。别说当学子,就是直接做博士官,资格都够了!
但话说回来,这都是就《尚书》而言的。一经有长,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