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其他类型 > 冒姓琅琊 > 第217章 温泉假日

第217章 温泉假日(11 / 25)

》引《荆州图》曰:“夷陵县西有温泉。古老相传,此泉元出盐,于今水有盐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此时夷陵、佷山二县都属荆州宜都郡辖下,所以小胖说“宜都二汤”,汤就是汤泉的意思。

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言:“温泉疗疾之风气,本盛行于北朝贵族间。唐世温泉宫之建置,不过承袭北朝习俗之一而已。”此论在学界很是流行。所以有专门论述北朝温泉的学术成果,可于南朝温泉则无人措意。

但其实南朝温泉也有不少,并且也有疗疾之观念。比如之前小胖提到的佷山泉。只是一来数量不及北朝多,二来文献不集中,所以显得零散不成体系。

PS.可能有的读者会好奇,为什么我在尾注和【作者说】里引用史料时,有时会转引。比如《后汉书》引《荆州图》云巴拉巴拉,直接说《荆州图》云不就得了,干嘛要加《后汉书》呢?

文献转引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文献如今已经佚失,只能托他书而传,比如《初学记》引《荆州记》,荆州记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引用的这条《荆州记》是被保存在《初学记》里的,那么我们现在引的就是《初学记》的转引版本,而非原始版本,所以要写明出处,方便核对和比较。这是不隐其始。

第二、有前辈学者进行过学术性的总结,比如熊会贞注《水经注》时拈出《初学记》引《荆州记》云云,我们既然看到了不能假装没看到,转而自己直接引用《初学记》,这就是隐了前辈学者的功而为己用,虽然算不上剽窃,但也接近了。所以要写明从哪个学人的哪本书上引的,这是不隐其功。

第三、古籍中引用了某书,比如《渊鉴类函》引《皇明政要》如何如何,我们因为不知道《皇明政要》现在是否存在,又或者不便亦或懒得去核对《皇明政要》原文,所以转引,虽然略嫌疏懒,但胜在老实,保持学术引用的透明性和诚实性,这是不隐其源。

本书尾注涉及引用的情形,或一或二。【作者说】

最新小说: 航海:我悟饭布欧!被白胡子震! 僵约:从掠夺二代僵尸血脉开始! 多穿综缦,开局女帝哪里跑 盘点独白短视频,开局孙悟空破防 综漫开局让云韵开罐爽到斗宗 精灵:我的精灵每天刷新超能力! 死神:灵子因果面板能无限强化 综武:灌顶床甲裴南苇,赵姬嗨了 综漫:畅游众漫 从星爷宇宙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