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刘长史要害我!您就袖手旁观?”
巴东王坐起身,仗义一挥手:“那不可能!你是我的人,刘寅如果敢官报私仇,污蔑于你,本王必为你做主!”
王扬目光闪闪:“若刘寅发公函,拘我到堂讯问怎么办?”
巴东王靠了回去:“那你先去嘛,问问也没什么的。”
王扬:......
“若他对我使什么讯问手段呢?”
“你是说用刑?那他不敢。”
“万一呢?”
“万一也不怕,反正你不是俗人。”
在这儿等着我呢!
王扬叹气道:“我这一去,说不定真会被他拘禁起来。”
巴东王轻飘飘地劝道:“在那儿住几天嘛,也没什么的。反正他没证据,不敢让你下狱。你就当在长史府做客好了。”
王扬一撇头:“我倒没什么,那绸缎生意就得先停一下了,等我出来再弄吧。”
“哈哈哈哈!”
巴东王突然很高兴,彷佛有什么隔阂一下子被消融一样,笑骂道:“你小子敢威胁我?”
王扬知道,自己这个雷是排对了。
南蛮绑架柳憕,要的赎金是锦袍、绛袄,这和巴东王让王扬做的绸缎货品是一样的。按理来说,即便一样,也不会有人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即使联系,也不会异想天开地怀疑巴东王这批货是供给蛮族的。
第2/2页)
可想问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模拟对方的心态。
巴东王自己是做贼心虚,看到王扬的供词,定然会忍不住想,王扬会不会在心里犯嘀咕,会不会怀疑这批锦缎和蛮族有关。
任由这种怀疑滋生,对王扬有害无利。甚至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危险后果。所以王扬要排这个雷,并且让逼巴东王帮他的同时,不起新的疑心。
那如何做呢?
王扬的策略是,一开始就给巴东王圈出了一个框架,暂且名之为“私仇框架”。他把自己和刘寅之间矛盾,清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