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炼沙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所以除非唐代有什么特殊的过滤法至使石蜜颜色大变而没有写明(比如唐太宗遣使向印度学的“熬糖法”,具体工艺和颜色改变样貌都没有说明,只说学了之后“色味逾西域远甚”——《新唐书·西域传》,也不知道孙思邈记载的是不是这种西域改良版的石蜜),如果不是因新法而颜色大变的话,那南北朝时的石蜜也有可能是黄白色的。
综上,“白雪红玉龙须卷”这道甜品中的偏白色的糖粉,要么是石蜜捣碎后的糖粉,要么就是麦芽糖“白饧”捣碎后的糖粉。
③七步诗事漏洞甚多,乃后世附会,学界早有共识。其实也不待现代考证予以澄清,古人一般也把此事当成轶事典故使用,正经的《曹植集》在明代之前没有一个版本收入这首诗。谢星涵说的没走七步,应声作诗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篇》:“魏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第2/2页)
他不是那种沉湎于悲伤的人,更不愿意把伤感情绪带给谢星涵,所以马上将思绪收回,
笑道:“甜食好,我正想吃甜食。这个是龙须糖吗?”
王扬以为自己笑得自然,却不知这笑容映在谢星涵眼中,更觉心疼。
谢星涵柔声道:“你说对了‘龙须’两个字,这叫‘白雪红玉龙须卷’,你猜猜看,这里须有多少?”
“这上哪猜去?”
“猜一个嘛!猜不对的话,作诗要增加难度哦!”
谢星涵巧笑倩兮,王扬抵挡不住,便道:“那就三百六十一根吧。”
谢星涵奇道:“为什么猜这个数?”
“因为就是个数啊,不信你数。”
谢星涵略微一怔,顿时猜到王扬用意,笑道:“你猜错了!要是别的题目,你出这招,说不定真管用!但这道菜有一个特色,就是龙须一根,演化千端。所以从头到尾都只有一根须而已。”
“一根须?!”王扬有些惊诧。能把一根丝缠绕得如此繁复还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