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
王扬只觉身边影子一斜,急忙去看:“先生!您怎么了?”
“没事没事......”庾易手倚桌案,嘴唇干涩,敛去恍惚的神情,努力平复心跳,指着地图道:“之颜,请继续......”
......
淡云殢日,晨光熹微。
王扬早已回家,庾易则一夜未眠。
此时他正伏在案前,在信纸上奋笔疾书,墨如钩戟:“沧溟幽人再拜宣龙居士......盖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人;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此子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真王佐才也!!!窃以为,虽乐毅少时,管仲岁早,皆不能及......”第2/2页)
这少年难道想出的不止一策?!!
王扬正凝神看地图,完全没注意庾易的神态。
“其一,接力运转,船不空仓。在几个滞留口岸,设临时仓。以后定下规矩,漕船只要受阻十日以上,便不必等待,把粮存于仓中,等当地官府待水况可行之时,调船发仓续运。回去的船要空仓,在临时仓附近增设货场,听商人出入买卖,建议把市税和交易税调低,再多给些便利,形成一个繁盛开放的贸易市场。
漕船卸粮到临时仓后,直接从市场中进货,选诸如布匹、纸张等轻便易载之物,回京后交与有司发卖。既增效率,又增收益。在所得收益和货场税收中拿出一部分,用以雇佣漕运中的民夫,这样既增加生计,又不用劳动郡县,大兴徭役,一举两得......”
嘶!
庾易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办法可以啊!
水通则船行,水不通则存于仓,节次转运,舟无停留,更难得的是让延误和返程都能获利,还顺带手解决了征发徭役和贫民生计的问题,简直是一举多得!
“......临时仓不一定非要设在口岸,还可以建在水路和陆路中间,作为水陆联运的枢纽。比如长江和溧水间,溧水和太湖间,这中间的陆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