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弟子的议论,从闵损“芦衣顺母”的故事,逐渐延伸至当今乱世。
兵火四起,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弟子们感慨之余,也多摇头叹气,称一介书生,无回天之力,救民于水火。
一个清瘦的年轻人长身而起。
这年轻人应该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可是头上却已现白发。
和身子同样清瘦的两颊,深深凹陷如深沟,不仔细看,很像是两道刀痕。
年轻人说话很沉稳,声音不高,但却有一种和其清瘦身材极不相称的铿锵。
“学生以为,方今乱世,众生之苦,无以复加,吾辈虽无救民于水火之能,但可效仿闵子,苦己乐人,先他人之苦而苦。”
年轻人的话,博得赞许一片,戚先生也肯定地点着头。
刘芒皱起了眉头,他觉得这年轻人说的话好耳熟。
刘芒的神情引起了戚先生的注意,开口道:“这位小友何不说两句?”
刘芒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
老先生发话,不说几句,倒显得对老先生不够尊重。
不像前世听课时浑浑噩噩迷迷瞪瞪,连续多日听故事,刘芒也的确有所感悟。
站起身来,刘芒朗声说道:“在下以为,闵子所为蕴含的大道义,正如方才这位小先生所说。”
刘芒不知道该如何称呼那年轻人,便按年龄,给人家冠以“小先生”的称呼。
这个很没文化的称呼,引起众弟子轻声哂笑。
戚先生善意笑笑,那年轻人没有笑,只是客气地对着刘芒浅搭一躬。“学生朱说(音悦)。”
刘芒冲二人笑了下,道:“我没读过书,但朱小先生所说的‘先他人之苦而苦’,我觉的很有道理。”说道这里,刘芒突然想起一句名人名言,“呃……我想说的是,读书人就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刘芒此言一出,满堂愕然。
众弟子们谁也没想到刘芒能说出这么有学问的话。当然,刘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