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说法是回回兵勇偷竹子引发格斗,在汉人的地盘几个回回偷竹子,你信么?胡扯八道,我是不信的,不靠谱,不符合实情。
那什么是实情呢,先不说回回因为信教几乎很少偷东西,再说了许多人在一起,将近十个人偷竹子是不可能得到大家意见统一的,在汉人的地盘,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正道。
继续往下看
事发之后,因为回族人死人了,当地回族人闻讯后,去县衙讨要说法。
“大胆刁民,异地告状,违背大清律法,乱棍打将出去。”县官老爷说。
抬棺告状的结果是被县官老爷以不能越界办案为由赶了回去,衙门中有一个回民衙役名为秦英,眼见回勇受屈,便自告奋勇带人去渭南再告,因为告状的回勇是渭南的。
“大哥,我帮你们,我也是惠民出身,衙门的这一套我懂,走,回渭南府衙告状,讨个公道。”衙役秦英说到做到,领着一班人回到了渭南州府,这里的官比县衙还高了一级。
仗义的人叫做秦英,这也是回回帮回回,在那个年代正常的。你一个小小的华县衙差竟敢跑到渭南来代为小民递送状纸,真是不懂一点官家的规矩,岂有此理!鄙视中...官吏都这么想的。
“你身为华县衙役,竟然替刁民来州府衙门告状,你好大的胆子,吃里扒外的东西,来人,责杖二十大板。”知府曹士鹤签字一丢,说道。
“殴死一汉,十回抵命,殴死十回,一汉抵命,向后照此办理!退堂。”渭南官员曹士鹤气不打一处来,同时呵斥说道,话语权啊。
“听见了么?看见了么?这就是权力的体现,话语权在汉人手里,事情到了这一步,回回兵勇的家属还是相信政府的,否则也不会告状了,一场普通的刑事纠纷,尚未演变成民族的仇杀。”
“老天爷睁眼啊。”
“然而当地官员未能秉公处理案情,及时调和民族矛盾,一系列不当处置导致民族矛盾一步步激化。”
“汉民先错,官吏后错,错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