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磨练的步卒们,在冲锋中失去了阵脚,马队虽然有力,但步兵的混乱拖慢了整个队伍的进攻节奏。
村外有一条小河,河岸旁,马蹄声渐近,然而,骑兵们还未触及河水,便纷纷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原来,村民们早在河边精心布置了许多陷马坑。
白日里,他们用木板将坑口遮掩,等到黄昏来临,木板便悄悄撤去。
转眼间,三十多名骑兵就跌入了这些陷阱,竹竿如长枪般穿刺进人马的胸膛,鲜血四溅,生死未卜,队伍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管亥心头一阵火起,急忙指挥队伍稳住阵形,绕行一段,才勉强来到河边。
这个村子,虽是河间最边远的一隅,却是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规模不小,且桥梁宽大。
而这座桥,正是管亥所需渡过的关键。
可是,当他带着队伍来到桥边,却只剩下空荡荡的桥桩,早已没有了木板。
村民们显然是早有准备,在烽火一燃起时,他们便按照预定计划迅速撤去桥上的木板,防止马贼侵入。
管亥心中愤怒交加,尤其是三十多匹骏马的损失,令他怒火中烧,无法冷静思考。
尽管如此,河水并不深,穿过去应该不成问题。
问题是眼前的寒冷天气,寒气刺骨的水流无疑让人心生畏惧。
河水虽浅,却足以让人彻底冻伤。
管亥心中仍有些许侥幸的念头,他不甘心放弃。
于是,他下令直接涉水而过。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村中的里长显然准备好了应对策略。
眼见管亥队伍逼近,村里的青壮年们纷纷拿起刀枪,排列成阵,死守河岸。
北方的百姓,天生尚武,他们并没有畏惧,反而信心十足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两百多名村民,个个身形健硕,气势如虹,绝非那些仓促惊慌的马贼所能轻易制服。
管亥的队伍虽然人多,但在寒冷的河水中行动迟缓。